当然,还有多彩的校园生活等着你领略了自修室浓厚的学习氛围,你是否已在心中为医学生的生活贴上枯燥的标签?别急别急,复旦上医er的心里可不止眼前的书本和考试,还有诗和远方。
该技术利用成熟的后端工艺将新型二维材料集成在硅基芯片上,并利用两者高度匹配的物理特性,成功实现4英寸大规模三维异质集成互补场效应晶体管。然而,全硅基CFET的工艺复杂度高且性能在复杂工艺环境下退化严重。
二硫化钼的低温工艺与当前硅基集成电路的后端工艺流程高度兼容,大幅降低了工艺难度且避免了器件的退化。针对这一关键技术,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周鹏教授、包文中研究员及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万景研究员创新地提出了硅基二维异质集成叠层晶体管。极紫外光刻设备复杂,在现有技术节点下能够大幅提升集成密度的三维叠层互补晶体管(CFET) 技术价值凸显。该技术将进一步提升芯片的集成密度,满足高算力处理器,高密度存储器及人工智能等应用的发展需求,助力打破国外在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域的技术封锁。相关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上海市探索者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以及教育部创新平台的支持。
在相同的工艺节点下实现了器件集成密度翻倍,并获得了卓越的电学性能。因此,研发与我国主流技术高度兼容的CFET器件与集成,对于自主发展新型集成电路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展览信息展览主题:云程发轫 守正创新——上医自编老教材教具展开幕时间:2022年11月10日 14:00展览地点: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130号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三楼大厅 制图:实习编辑:何浩然责任编辑:李斯嘉。
画卷右侧是胡老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后创作的两首诗。展柜侧边摆放着4幅教学大挂画,均为上医教师手绘,一笔一画间,彰显知识之扎实、画功之精妙、教学之用心。展览信息展览主题:追求卓越 臻于至善——华山医院运动医学发展成果展开幕时间:2022年11月10日 14:00展览地点: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130号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一楼大厅展出70多件上医老教材教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那个还没有PPT的年代,上医老教授们为了教学演示和质量,自编教材、自制教具,付出了智慧与心血。展柜中,一个个证书奖章、一摞摞国内外体育赛事的工作牌映入眼帘,彰显了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在国内率先开展医体融合工作,充分利用专业优势,紧密联系体育实践,担任国内外重大赛事首席医疗官,为运动员和赛事保驾护航。
11月10日,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新馆迎来开馆五周年。著名书法家王朝宾书写复旦上医院训正谊明道,笔力遒劲。
书画展展出的作品时间跨度大、展品类型多、艺术价值高,令人目不暇接。上海市原副市长、上医校友左焕琛绘制了国画《双鸟鸣春》。本次展览由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复旦大学运动研究所共同主办。展览上,奥运冠军刘翔的签名跑鞋、奥运冠军邹市明的签名拳击手套、北京冬奥会和申花足球队运动员的签名球衣等,令人目不暇接。
1950年10月4日,临床病理讨论会的记录册已泛黄,钢笔字迹依然清新隽永。右边展示了1954-1957学年的上医学生记分册,留存历史的记忆。复旦上医2011级留学生校友何志强、202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李梓豪等学生纷纷挥毫泼墨,表达了上善若水 医术流传等美好愿景。展柜上方,大脑水平切面模型、肝小叶模型等赫然在目。
展览以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发展成果为主题,展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展陈内容主要依据医教研的思路呈现,展陈设计注重营造简洁明快的运动氛围,看点十足。近年来,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运动为纽带,创建运动促进健康和运动处方新模式,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这幅画是胡老根据1939年四个子女的照片临摹的,流露出脉脉温情,画上有胡老题词:自力更生,胡夫人张淑安题词:坚忍苦干。本次展览通过八大板块全面展示了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展览信息展览主题:翰墨丹青润初心——医科馆馆藏书画作品展开幕时间:2022年11月10日 14:00展览地点: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130号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一楼大厅刘翔的签名跑鞋、奥运冠军邹市明的签名拳击手套亮相领略了复旦上医人的诗情画意,一阵运动旋风又将参观者吸引传统结直肠癌筛查手段敏感度欠佳,无创新策略迎曙光我国结直肠癌众多,但由于缺乏早筛意识,其中大部分患者初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导致总体疗效不佳,蔡国响教授表示,但事实上,结直肠癌的发生历经肠腺瘤——肠癌演进阶段,如果能在癌变发生前或癌变早期就能够锁定病灶、及时干预,便可以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风险、提升患者的生存率。然而,由于肠镜的侵入性操作、需要肠道准备,导致不少人对应用肠镜进行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依从性较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莫少波博士、戴卫星博士,鹍远生物王辉博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蓝孝亮医师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ColonES分析能够检测79.0%的进展期腺瘤患者和86.6%的结直肠癌患者,特异性为88.1%。2021年,蔡国响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多家医学中心等在Gastroenterology杂志发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表明,ctDNA多基因甲基化检测有望成为解决临床上结直肠癌的早筛和复发监测问题的新型肿瘤标志物。
ColonES通过二代测序评估ctDNA多基因甲基化状态,可用于无创性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和预后预测。ColonES vs FIT为89.3% vs 72.1%)方面。
DNA甲基化是癌症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是肿瘤液体活检的理想标志物。结果表明非复发组和复发组之间的术前ctDNA甲基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22)。
其中ColonES在进展期腺瘤患者和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检测敏感性分别达到了79.0%和86.6%,在健康人群中的特异性为88.1%。以上数据表明,ColonES检测可能有助于预测CRC患者预后,有待于在前瞻性术后动态监测研究中作进一步验证。
另外,研究者采集了428名I-III期CRC患者的预后信息进行预后分析。随后,研究者将这191个甲基化单倍型标记用于建立血浆样本的分类模型,并命名为ColonES。研究者根据术前ctDNA甲基化水平对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这项研究成果于日前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发表。
根据术后生存状态,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间术前ctDNA甲基化水平也观察到类似趋势(p˂0.001)。研究者进一步将术后复发患者分为早期复发组(12个月内)和晚期复发组(12个月后),两组之间的ctDNA甲基化水平亦存在显著差异(p=0.003)。
研究者在验证集样本中检验了ColonES的性能,结果显示其诊断进展期腺瘤样本的AUC为0.902,结直肠癌样本的AUC为0.919。ColonES vs FIT为83% vs 44.7%)和早期结直肠癌灵敏度(ColonES vs CEA为85.3% vs 12.9%。
研究者首先对60例结直肠癌、20例进展期腺瘤和28例正常结肠组织样本进行Panseer测序分析,通过比较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组织与正常样本,发现了239个甲基化水平显著不同的单倍型标记,其中191个标记在使用训练集血浆样本进行标记筛选后仍然存在。数据表明,ColonES对于进展期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的检测敏感性分别达到了79.0%和86.6%,在健康人群中的特异性达到88.1%。
研发并验证了一种新的ctDNA甲基化单倍型检测手段ColonES。研究还证实,术前ctDNA甲基化水平高低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用于预测结直肠癌的预后。根据患者术前ctDNA甲基化水平LR评分中位数(0.799754),研究者将术前ColonES检测阳性的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358例)分为LR评分高组和LR评分低组。据介绍,肠镜及病理检测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
研究数据表明,这种基于ctDNA甲基化单倍型模式的无创检测手段ColonES,能够准确地对结直肠癌进行早期检测和预后预测,有望成为结直肠癌精准筛查的一种新工具,特别是对于进展期腺瘤的检测效果具有显著优势。非盲法组包括748份血浆样本,被随机分成训练组和验证组,每组374个样本。
LR评分低组患者的5年RFS(p=0.001)和OS(p=0.004)明显高于LR评分高组患者。结直肠癌液体活检增添新武器,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接近90%此次研究中,蔡国响教授联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梁莉教授等,再次在液体活检领域取得新的研究进展。
此外,研究也显示,术前ctDNA甲基化水平高低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进一步地,在独立盲法测试集中,ColonES检测进展期腺瘤样本AUC为0.903,结直肠癌样本的AUC为0.937。